发布日期:2014-08-07浏览次数: 次信息来源: 邱伏生
福喜食品出事了!麦当劳、肯德基们应声中***。
是监管问题?还是良心问题?还是供应链问题?调查过程中众说纷纭,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九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鸡)!”虽然有调侃之意,但却是对于当前中国食品供应链管理缺失最好的评价和最形象的说法!
“一旦供应链上的理论需求可能扩大,那么实际需求也会真正扩大。”这是供应链管理理论著名的“Towill‘s 定律”,细化解释为:“由于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利益导向、管理、库存、信息、企业(文化)背景与心理等的变化以及对变化的反馈与响应的滞后,引起供应链上总体需求的层层放大。”当这种需求转变为供应链环节中某些“无良分子”们过分追求利益的需求的时候,那么,这种放大就让人不寒而栗了!尤其是当这种“分子”们越多的时候,我们就基本上处于灾难深重中了,吃任何东西的时候都得想想“能吃吗?”“吃了后会如何呢?”……惶惶不可终日。
记得几个非常冷的笑话,说
昨晚踩了一条美女蛇,它反身咬了我一口,没过一会,蛇全身发抖,口吐白沫,转眼就挂了。我朝他吐口沫,鄙夷对它说:老子从小喝三聚******牛奶、吃吊白块面粉、用地沟油炸的油条、苏丹红腌的红心鸭蛋、避孕药喂大的黄鳝、打激素的鸡和注水的肉,从小还打过假冒的疫苗,我早就百毒不侵,你敢咬我,真是找死!”
三鹿董事长说:我是清白的,企业也是清白的,去问问供奶的农民吧。
奶农说:关我鸟事,又不是我产的奶,问奶牛去。
奶牛说:我吃的是草呀,问草去。
草说说:关我屁事,是土壤的问题,问土壤去。
土壤说:关我鸟事,是旁边河水污染,不干净。
河说:污染原因是因为中国男足来我这洗过脚了,你问他们去。
中国男足说:我们都是从小吃三鹿奶粉长大的。。。。。!!
说的什么事?就是食品的供应链整合和监管已经到了影响国计民生的地步。
其实,按照下游企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说法,他们在监管。
但是,监管的如此严格,怎么还要出事情?
何况,还有猫当老、啃得级们的“n道检验”关?
第一、中国的食品行业本来就是良心的行业,所以,我们假设人们都是“有良心的人”,所以,食品链(注意不是食物链)就任其流通,结果就难免出问题。--问题是现在“无良的人”越来越多,何况,整个供应链上,假设食品要经过100个人(环节),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无良”,那么其他99个人的善良,也抵不上一个人的恶劣,这条供应链就毁了。三鹿揭幕之后,几年来三聚******,神出鬼没魅影频现,乳企声誉不说声名狼藉,至少也让人不敢恭维(人们到现在为止还争先恐后的购买外国奶粉就是现实的反衬)。恐非刮骨疗毒,实难恢复元气。现在“富喜们”又落入了同一个坑,虽然坑名有别,但不管是叫“三聚******”、“瘦肉精”、“过期肉”还是“地沟油”,对“食品安全”四个字的杀伤,对民众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洋食品乃至监管部门公信力的挫伤,都是一样致命的。
第二、食品供应链规划,谁在规划?谁能够规划?规划的深度有多少?都说食品行业在进行供应链优化,但是,除了建设了几个冷库之外,似乎看不到标准运作程序和准则的规划—也就是说,除了花了钱建了“看得到的东西”之外,那些“看不到的东西还是看不到”,什么意思?你懂的。
第三、食品供应链上要生产和流通食品,那么,谁在生产?谁在流通?他们是否奉行了食品供应链的准则?--我们是否有食品供应链准则?我们见过很多食品企业的冷库和供应链,说起来都用了现今流行的那些名词,但是整个供应链对于“可追溯、可查证”绝大多数却难符其实。
第四、食品供应链上的监管,谁在监管?如何监管?面积这么大,覆盖面如何?主动监管还是被动监管?执行标准在哪里呢?监管若不给力,想一味依仗企业自觉、商业伦理和行业自治,更像个笑话。所以,监管真要亮剑,就从诚心担责,自愿补漏开始吧。 “九龙治水”式监管,导致权责严重不对等,从媒体爆出的多个环节、部门的推诿中(麦当劳说遭隐瞒),我们甚至看不到他们有什么“责”,好像谁都满怀忧郁,一脸无辜。有利则利益均沾,有责则互相推诿,这样的供应链监管体系,怎能杜绝“过期肉”?这难道不是最大的监管漏洞吗?而比这更大的漏洞在于,一长串的监管链条上的使用、生产和监管部门,似乎还是一副不愿担责,不愿补漏的无辜而冷漠的表情。这才是食品安全最令人心伤的致命漏洞
第五、出了问题,至少应该召回吧,我们召回了吗?如何召回?你能够在第一时间追溯和查证到吗?为何不能?(目前是封存—如何证明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想想丰田模式,丰田“刹车门”事件,正好告诉了人们,人家的供应链的优越性,因为他们能够准确的召回,使得人们对他的信赖得以持续甚至加分。想想我们没有听说过食品、医药、汽车、家电、电子的召回,难道是我们的过程控制非常好吗?NO,是因为我们的供应链根本没有可追溯性,无法召回,所以,才有一而再再而三的问题食品出现!
第六、就出现了各类事故的食品企业而言,到目前为止,比较著名的只有三鹿不见了,其他的还有谁?为何?因为据说是三鹿毁灭是因为死了不少人,“无法收拾”,现在有多少事故真的让大家看到死了人呢?--犯罪成本太低了(富喜的员工甚至说,吃了不会死人)!
第七、任何一条供应链最终都要表现到消费者对他的承诺兑现能力和信心表现上,当民众没有基本的信任的时候,那么,供应链规划、监管、运作,在民众心里都是浮云!自从三鹿领衔的三聚******风波,攻破了公众对明星企业、“免检产品”的心理安全防线后,明智的民众对此类大企业已有一定的免疫力了。所以,“过期肉”能连闯猫当老、啃得机们“n道检验”关的严格控制体系,民众也不会分外讶异。问题是,连猫当老、啃得机都不能吃了,还有什么能吃的?(这句话是否很有讽刺意味?)
第八、供应链环节之多,恐怕连监管者自己也不知道,生产者、流通者不想知道(只是静态的考核供应商),也不必知道,消费者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最后的使用是否好而已。而麦当劳们的申明解释,所谓“严格检验体系”确实存在,但只是对内而言,换言之,外部流通环节(包含供应商、物流、仓储、搬运等)对食品安全未必设有这么多关卡。但是现在的现实事件却讽刺地告诉我们,现实中这些监管环节似乎都环环相扣地默契地“卡壳”了。是什么让不同流程的监管者同时“闭眼”?何况问题还可能出现在“第零道关”、“第n+1道关呢”。
…
受伤的永远“不是猪就是鸡”…
--对了,还有我们这些总是被忽悠的“上帝”-消费者。
一头猪、一只鸡的监管难题,正进入让消费者一头雾水、心惊胆战的深水区。
这一切都表明,必须优化食品全链条,从规划、设计;生产、流通到监管链条,整合监管力量,才能堵住监管漏洞。
当然,监管链再怎么优化,如果执行力不行,一切都白搭,放心肉就真的只是在理论上放心,在现实中始终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