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1-54190656

解除食品供应链危机:打铁还需自身硬

发布日期:2015-05-26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邱伏生 盛珊珊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苏丹红”、“三聚******”、“瘦肉精”等事件,以及最近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消息,都不断刺痛着公众的神经,不断暴露出过期食品混合入线包装、产品标识随意、产品库存周期失控作假、存储质量失控等食品供应链方面的危机。

食品供应链危机探因

大部分食品企业的供应链危机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无“有效消费者响应”(ECR)导致消费者信心下滑。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快,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许多食品企业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绿色的需求,从而导致消费者对企业信心不足乃至失去信心。

第二,库存控***能力低下导致浪费和串货。许多食品企业做不到库存的“先进先出”原则,产品批次管理混乱,从而导致产品过期变质,这不但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也可能出现串货现象,让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或者下游企业。

第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缺失信任导致勾心斗角的博弈。由于供应链上个体企业的利益实现是在整个链条中群体企业利益之后,遵循道德承诺可以实现行业的最优利益和企业的次优利益,而违背道德承诺的一方有可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优。因此,企业如果能降低成本,就可能会抢先违背道德承诺,所以整个食品行业的道德水平就很难建立。

第四,召回和追溯无可操作性导致后遗症无穷。可追溯性是指对某种产品的历史,包括原料的来源和加工历程,都有记录并且可以查证。食品行业大部分没有建立可追溯系统,无法保证产品从来源到加工整个过程的安全性,当出现问题时也查不出具体是哪个环节的原因,做不到对症下药。

国外食品供应链的经验

虽然食品供应链管理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在食品供应链的源头,法国当局实行了严格的监控措施。供食用的牲畜如牛、羊、猪都会挂有识别标签,并由网络计算机系统追踪监测。屠宰场还要保留这些牲畜的详细资料,并标定被宰杀牲畜的来源。肉***品上市要携“*********”,标明其来源和去向。

在流通和销售环节,日本实行严格的食品标注***度。日本的米面、果蔬、肉***品和乳***品等农产品的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都要记录在案。农协收集这些信息,为每种农产品分配一个“*********”号码,供消费者查询。

德国则对供应链环节中的违规企业施以重罚。2010年底,德国西部北威州的养鸡场首次发现饲料遭致癌物质二恶英污染。次年16日,德国警方即调查位于石荷州的饲料***造商“哈勒斯和延奇”公司。7日,德国农业部宣布临时关闭4700多家农场,禁止受污染农场生产的肉类和蛋类产品出售。对于这次二恶英事件中的肇事者,德国检察部门提起刑事诉讼,同时受损农场则拟提出民事赔偿,数额可能高达每周4000万至6000万欧元,完全可能让肇事者破产。

从国外经验看,食品供应链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方对食品质量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市场秩序会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而得到改善。

透明食品供应链样本

中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过程具有“先发展、后治理”的特征,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对于食品的供应链环节,监管固然是必须的,但是,最关键的还是食品企业自身需要建立有效的供应链机***。因此,食品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透明供应链体系,有效地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控***

作为乳品行业巨头,吸取最近十年来乳品出现的“三聚******”等问题,A公司理顺供应链战略、组织结构和KPI绩效,优化了全国产业基地布局和成品网络布局。A公司基于以大计划、大信息为核心的供应链平台,把RFID新技术作为切入点,建立全程可追溯、可查证的溯源机***,得到了监管机构和业界的好评。

B公司是国内肉食品加工业的第一名,拥有上千种产品,集团旗下的低温肉***品市场占有率连续13年位列全国第一。在供应链的架构和运行方面,B公司建立了一个完整、透明的供应链体系,做到掌握和把控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B公司以建立食品信息化管理链为突破口。他们组建了专业的信息化队伍,总部建有先进的数据中心,计算机网络覆盖所有分厂和销售办事处。他们自行研发并成功实施了适用于大型食品行业的ERP系统,优化了企业的业务流程,极大地降低了战略和***度的执行成本。

B公司的大型食品行业ERP系统是按照大型食品加工***造企业的标准业务流程设计并研发的一整套管理应用软件。系统通过11个功能子系统(计划调度子系统、物流配送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等)将食品加工各环节有机地连接到一起,实现了从生产、销售、财务到物流、质控等各方面业务的衔接。

其次,B公司建立了食品质量管理链。为保证在流通市场销售中的食品的安全,B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子公司及办事处,形成从良种繁育、科学饲养、屠宰到肉***品深加工和市场流通服务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肉类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的有机结合,基本实现无库存的订单式生产—储运—销售的“无缝衔接”质量管理链,采用冷藏物流、冷链管理的科学运营体系。在仓储和销售方面,B公司采用由冷藏库、冷藏车和冷藏柜组成的“冷链”系统,高标准地把握储运销售环节中的每个细节,保证消费者可以吃到更高品质、更新鲜的安全食品。

专家观点

突破食品供应链瓶颈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方对食品质量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市场秩序会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而得到改善。

在食品企业建立有效的供应链机***方面,供应链战略目标的***定是首当其冲的工作。如果缺乏供应链战略目标,食品企业的战略层、管理层及执行层都会十分盲目。首先,战略层将会出现供应链平台建设没有方向、供应链价值导向模糊、企业优化没有准则、库存策略局部化、库存控***失衡等问题。其次,管理层会出现如下问题:生产—物流网络布局随机,增加成本和风险度;预测和计划体系紊乱,交货能力和响应能力缓慢;没有专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和机构。最后,执行层的渠道关系不是从双赢的供应链模式出发,信息平台没有及时采集、传递和决策的能力,无法覆盖供应链网络,导致流程失效。

以供应链战略目标为指挥棒,食品企业建立供应链的关键内容在于推动动力和推动维度。

推动动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市场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归根结底还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需要创造价值,最终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获得价值。第二,***度倒逼。通过建立严格的企业***度和规章,倒逼组织的各部门努力实现其企业的目标,达成企业的使命和愿景。第三,事件推动。可以选择正面或者反面的事件作为导火索,推动企业的供应链改革。第四,外脑推动。通过引进新鲜血液,或者聘请专家、咨询团队到企业进行专业的知道,内外部相结合,共同发力,从而构建企业的供应链。

在推动维度的设置上,食品企业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第一,订单满足率分解指标。对订单满足率指标进行分解,如及时订单率,完整订单率等,注意对关键指标达成率进行控***。第二,产品策略。产品策略决定了供应链的策略,必须首先决定产品定位及细分市场,为供应链策略的构建奠定基础。第三,供应链策略。供应链策略的实施效果决定企业能否持续高效的发展,供应链是整个企业的强大支撑。第四,物联网物流技术决策。技术是工具,物流技术的运用对于实现供应链目标非常重要。第四,强力整合。在整体的构建和规划下,把信息技术、组织人员、文化等进行强力整合,融会贯通,达到1+12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应对政府与消费者监管与监督方面,为了做到来源可追踪、去向可查证,食品企业应该建立供应链大物流、大计划平台,必须规划企业的综合供应链平台;建立全程(种养殖、收获、存储、运输、配送、生产、流通、暂存等)信息监控体系,强化监控边界;推动实时动态信息监控,建立实时反应机***,消灭运作差异,做到信息及时公开。

关注我们 顾问热线 电子邮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