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1-54190656

花样百出的库存分类- MMOG/LE解读之【13】

发布日期:2020-04-16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必赢国际-颜家平

MMOG中的1.2.2.7 F1在适当的情况下,应将库存水平和/或库存周转率分解到库存流程的各个阶段(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并进行独立的考核。


控制库存和降低库存是供应链的一项重要工作。MMOG标准除了这一条之外,在第5章专门设了“库存”子章节,围绕库存管理用23个标准条款,是子章节里条款最多的。可见对库存的重视。而这里,仅仅要求把库存水平和库存周转率分解成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来进行考核。在我所看到的、接触过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按这一标准来进行库存周转率的管理和考核。当然,说明也有极少数的企业把所有存货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这点可以看出企业管理水平比较低,管理的颗粒度比较粗糙。



虽然大部分企业把库存分解成了三类来进行控制和管理,但许多企业是由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生产部门负责在制品,销售部门负责制成品。看上去每一类库存都有管理部门,而这样的管理结果却不甚理想,整体库存往往偏高,需要的原材料和制成品偏低,呆滞品较多,降库存的难度很高。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呢?究其原因就是库存管理在这些部门所处的地位较低。对采购部门来讲,通过降低采购价格来降低原材料成本是首要指标,用充足的原材料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是列在第2位。库存至少排到第3位。同理,生产部门以完成生产计划和提高生产效率为主。销售部门以满足客户交付和回收应收款为主,库存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企业提出要降低库存时,这些部门会用他们的主要指标来进行搪塞。另外这些部门没有库存管理人才,要知道,库存管理也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从库存内容的定义上来讲,各个企业也有许多不同。有的是原材料入库即算接受方库存;有的认为接收后进入系统才计入库存;还有的认为原材料接收后,使用完毕才算库存;有的采购在途,特别是海外进口在途不计入库存;有的因客户已经支付了全部货款,因此该企业只有仓库实物,没有账面库存。对制成品来讲,有的成品出库就不算库存;有的客户接收入库才能出账;有的则需要开出发票才能算出库。由此看来,库存的核算花样还真不少。


库存是供应链的润滑剂,关系到现金流的畅通,在企业有其重要的地位。应该由供应链部门负责所有库存的管理。供应链部门的库存指标是可以与交付指标相提并论,他们还具备相应的管理人才,使库存可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专业的管理。不少企业仅仅把库存管理责任调整为由供应链部门负责,管理就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库存得到了连续的下降。


在MMOG评审时,只要企业提供了库存分解成三类进行考核的资料就可以了。而且这是第1个权重是F1标准。而F1标准的作用在于能够优化企业内部供应链,并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竞争力和长期的稳定性。库存的分类管理也会起到这样的作用。

关注我们 顾问热线 电子邮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