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1-54190656

“领导作用”的反作用

发布日期:2013-09-06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王为人

采购经理吴用武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摆设,号称自己管着二十多号采购员和采购工程师,但都做不了主,公司选择供应商基本上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就是小供应商,总经理也会亲自过问把关。

  采购流程要求,所有的采购订单都需要总经理的签字,虽然有供应商选择的流程,也有AVL(《认证供应商名录》 Approved Vendor List),但在领导要求下,公司修订了流程,采购额大于2000元人民币以上的订单都必须找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比价,更重要的是,其中必须有一家是新供应商,比来比去,AVL中已经没有足够的备选供应商可用了,基本上每次都要重新寻找供应商。而总经理是一位追求完美的领导,则对每一次的报价都不满意,往往要再插一足,与供应商再砍一刀,而这一招也往往很有效,供应商这是要给总经理一点面子的,这反过来又增强了总经理的看法,认为采购部不够得力。对采购的插足就更深,嘴上还挂着一个名言:“要为公司花的每一分钱把好关!”总经理认为这种控制手段是非常有效的,进一步地要求吴用武经理对2000元以下的订单着重把关,而总经理自己则重点关注于2000元以上的大金额合同。在公司的体系审核中,无论是内审还是外审,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充分体现,贯彻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八项管理原则》中的第一条:“领导作用”。体系运行有效,可控。

  渐渐地,供应商也摸透了公司的习性,绕过采购部,直接去敲总经理办公室的门。总经理也乐得其所,非常愿意和供应商谈判。但总经理是日理万机,非常繁忙,忙不过来时,又把谈了半截的案子,或没有谈的案子交给采购部处理,总经理还会叮嘱道:“我没有什么特别意思的,你们应该按照公司的流程做”,采购员们很难琢磨清楚,总经理到底有没有别的“意思”,但肯定不会,也不敢去问究竟会不会有“意思”。只能小心行事为妙。供应商发现这一招非常有效,更知道如何娴熟地应用。

  最终造成公司的实际运作流程是,供应商去找总经理,总经理谈判,定夺之后,再把案子交给采购部门做合同,走流程,还要煞有介事地找几家来比价议价,完成公司要求的流程。有志向的采购员要不转行,要不就跳到别的公司,剩下的采购员们倒也没有什么抱怨,乐得轻松,没有什么责任,做做订单,写写文档,相安无事。吴经理希望能在采购管理上多做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只觉得无从下手,而上级则认为吴经理权力欲望太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吴经理静下心来一想,没有责任也并不是坏事:无责一身轻。

  采购员们没有责任了,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总经理一个人身上,总经理本是一位非常正直、严谨小心的人,但供应商对总经理的工作也越做越邪乎了,各种不正当的手法都用上了,总经理也没有逃脱厄运的诱惑,而公司里流程制度对总经理也只是形同虚设。终于有一天,总经理被“双规”了,随后被投进了大牢。总经理临走前对着采购经理说,是采购部和吴经理害了他呀。

讨论:

1. 如何理解“领导作用”在采购活动中的体现?

2. 公司的采购流程如何有效的控制,又能发挥采购员的工作积极性?

关注我们 顾问热线 电子邮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