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12-13浏览次数: 次信息来源: 王为人
红英是本地及区域内一个很大的服装品牌,最初几年红英一直将自己的产品摆在大卖场或百货公司做专柜,但觉得大卖场或百货公司客大欺店,租金非常高,回款还特别长,往往在服装卖出去六个月后才收到货款,但还不是现金,替代之的是承兑汇票。红英决定不和他们合作,自己开专卖店,几年来,这种运作方式收效不错,所以就一直这么做下来了。
总经理红英将专卖店的装修交给了一位运营副总经理曲冰负责,虽然红英总经理非常信任曲冰,只因装修的支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而也会时常过问。曲冰认为,这种装修应该不是高科技的工作,也不存在独家供应商问题,市场竞争还是比较激烈和充分的,招标是最有效的手段,每次的装修都会在市场上找三五家装修公司,进行招标,并再谈判,比价议价,把价格往下再压一压。价格是不错,但似乎还是有些问题。
红英公司的装修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老店面的装修,一般来说一个店面由于客流量大,一年半到两年就显得很旧了,所以需要翻新。每次招标找来的都是新供应商,对上一次装修的情况不熟悉,进来以后第一件任务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砸了,清理干净后,再重起炉灶。虽然上次的装修还是有图纸的,一是图纸的标注并不很细致,二则新装修商业不愿意花时间去仔细研究过去的图纸,三则每一个装修商都有自己的风格,都不愿意在别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号称“不破不立”。而装修完了,剩余物资一般装修商既不愿意带走,也不可能退给商家,因为量不大,一家一家地退起来太麻烦,就丢在那里不管了,美其名曰:以后做维修用,但真到了后期有问题要找他们,一百个不情愿,一千个理由不肯来。实在等不起,只能另外找一些小装修公司来补漏。曲经理估计了一下这几年的账本,每一个店的装修花费平均在140万人民币,材料剩余约3万元,后期的维修在6万元。
更让公司不满意的是企业标识,虽然不是世界大公司,红英还是有自己的企业形象的,当然这需要用企业标识来表达,希望所有的专卖店都有统一的形象,顾客还没有进门就能认识红英的品牌。但不如大公司的CI,企业没有将企业标识文件化,也不可能非常详尽的把每一个细节都表示出了。但要将这些忽隐忽现的信息传达给新的供应商,实在不是易事。最终的结果是做出了的风格都不尽相同,老板对此常常颇有微词,希望加以解决。
二是新店面的装修,红英公司一直在发展,所以不断地开拓着新的市场,再加上新的居住和商业区都在不断涌现,红英新店开张的速度也很快,曲经理先找到合适的地段,再与房东谈租赁合同。必须将店面租下来之后,才能再找装修商进行招标,选择了合适的供应商,再进行设计,一般从租赁合同签下来到动工要有25天的时间。曲经理又算了一笔账,每一个店面每一天的营业额在5万,毛利润35%,还不算上流失的客户。
不得已,曲经理改变了采购方法,在众多的装修商中找了认为靠谱的一家公司——伟业装潢装饰公司,把每年的装修都交给了伟业公司。就今年红英的老店装修有42家,新增店6家。改变方式后以上的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最让红英老板、曲经理和所有人都开心的是企业标识CI,经过一段时间,不但伟业公司深刻领会了总经理红英对企业标识的想法,还不断地帮助红英发展、充实企业标识的内容,不但使红英专卖店越来越漂亮,还让顾客能从众多店面中一下就找出“红英”。不管到哪里,红英总是看上去就像同一个店。
对于老店的装修,不仅剩余材料可以用到下次,装修业不必像以前一样,在建设一个新店面之前要完全“消灭一个世界”,上一次的装修有许多管线和基础可以保留。曲经理私下算了一笔账,就这部分保留可以为红英公司节约6天的时间,和40多万的装修费用(包括材料和人工)。曲经理也同意他的说法。
在新店面装修上,伟业公司表现的也非常积极,谈判时,伟业公司的工程师就和红英公司一起到现场考察,租赁合同谈下来的当天,伟业公司立刻开进现场,开始工作:边清理,边画图设计,边开工,工程开始后,图纸、预算等还在过程中。就是装修的时间也比过去平均提前了5天。
伟业公司态度很好,随叫随到,店里的大小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因为还有剩余材料,基本上没有费用发生。
曲经理还有一笔账,这也是她烦心的问题,她算了一下,这家靠谱的伟业公司的价格要比招标拿到的价格高出12%左右。就是价格很难谈,每次提到价格,伟业公司的老板总是一百个不情愿,一千个理由说亏本在干,还会拿出账本证明给曲经理看。其实曲经理心里清楚,伟业公司比别的公司应该成本更低。如何把价格压下来一直是环绕在曲经理心头挥之不去的烦恼,虽然红英总经理信任她,但她也希望能证明给红英看,她的工作是无懈可击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是她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况且还没有做到最好。
好在她和红英是好朋友,她也和红英私下谈过这个烦恼,红英倒没有怪罪她,只是也认为奇怪,大家都说招标好,为什么在我们公司开展的不好呢?是我们的对招标领会的不够深刻,还是在使用上做错了什么?红英说,我们还是找高人请教吧。
讨论:
1. 在红英公司的招标流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2. 如何将招标过程执行的更加有效?
3. 有什么手段让独家供应商把价格降下来?
4. 根据案例中给出的数据,做一个成本分析。
5. 在这个案例中,您认为招标、谈判、竞价、多家供应商、单一供应商,哪一种更有效?如果答案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么哪一个具体情况应该用哪一个方式?列出具体情况及具体分析的结论。
6. “曲经理在众多的装修商中找了认为靠谱的一家公司”,您认为“靠谱”的标准是什么?